还记得以前上中学的时候,听收音机是寄宿在学校的我的唯数不多的接触世界的渠道之一。那时也没有耳机这种东西,为了不打扰其他人,只能把音量调小,整个耳朵贴在收音机喇叭上,再躲在被子里。在收音机里,除了港台流行音乐,还有诸如单田芳等名家讲的评书小说,还有一些奇奇怪怪的广播剧,还有非常少有古典音乐节目等等。后来,有了电脑、手机,眼睛逐渐成了一天到晚最繁忙劳累的感官,世界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方式不眠不息的展现在眼前。光怪陆离五花八门的画面夺走了一天中绝大部分时间。
最近突然觉得如果把不用动脑子的时间——例如跑步和锻炼的时间——利用起来,让脑子同时接受一些新知识,可能也很好。之前总是习惯听音乐,虽然很好但是感觉时间没有充分利用有点可惜(人就是这么贪婪啊,一天 24 小时都不够用)。先是尝试了下播客,随便找了几个听了下感觉扯淡的居多,没太多营养,遂决定还是听稍微正式一些的有声书。这本李飞飞的《我看见的世界》并没有在微信读书中上架,但是却有有声书版。选择“听”这本书,契机来自于偶然看到的网友推荐。
我对李飞飞抑或是人工智能并原本并没有什么了解,只记得大学时在图书馆里看过一本名字大概叫做“人工智能”的书(抑或是选修课,不太记得了)。去年年初的 chatGPT 爆火,业界掀起了学习及应用 AI 的汹涌浪潮,公司内部也一下子充斥着各种在我看来颇有些功利的和 AI 沾边的话题。有些的确很有吸引力,但我明白,自己的知识储备不在于此,即便去接触实践可能只是做一做比较浅的上层业务;另外,当下我的工作重点是在客户端基础功能的建设维护,还需要持续积累。虽然如此,今年早些时候看了一本叫做《智慧的疆界:从图灵机到人工智能》的科普书,对 AI 背后的概念逻辑多少有了一些了解。
AI 的一鸣惊人背后离不开算法、算力、数据集三者的同时发力驱动成长。数据集方面,李飞飞主持打造了多达 1500 万张图片、包含 22000 个品类的大规模图片数据集 ImageNet,也基于此举办了多次图像视觉识别挑战赛,为机器学习算法的改进提供了资源平台,引爆了 AI 技术革命。通过这本书了解到她的主要成就,可能会对其在 AI 领域的贡献有一些质疑:机器学习背后的算法是那么精妙神秘、深不可测,那些创造这些理念和设计出数字实现的才是毫无疑问的巅峰人物;而数据集只不过是把图片的收集、分类这种简单的小事情反复重复,属于是谁都可以做的零门槛事情。李飞飞的贡献有那么重要吗?可能事情本身很简单,但构想出给机器呈现一个类似人类成长过程中接触理解到的完整世界一般庞大的数据集合,在大家都不看好的情况下坚持推动完成,并成功催生出了杰弗里辛顿的神经网络算法,这已经足够的了不起了。
在这里,我似乎感受到了一种坚持的力量。从民族性上来看,这也许也印证了一种说法,即:西方在思想创造上比较突出,这表现在科技文化的创新的方方面面;但在工程实践上,东方的务实和纪律上显然是更胜一筹——毕竟,东方文化里有着诸多坚持不懈人定胜天的烙印: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后羿射日、铁杵成针。可见李飞飞能够从洗衣房里的第一代移民成长为 AI 领域的顶尖专家,也是东西方的文化交融的结果。世界很复杂,各个国家各个政党都有彼此错综复杂的利害关系,即便作为普通人,也没办法完全置身事外;我们所能做的,可能是尽量保持开放心态,open your mind。